生鲜作为存量市场,目前处于一种“完全竞争”的状态——进入壁垒低,产品同质化程度高,各家的价格水平也大同小异。作为一个有着近2万亿市场规模、刚需、高频、抗周期的行业,生鲜行业的主要构成者,一直以来都是遍布在城市街头巷尾的中小超市、蔬菜水果摊、夫妻老婆店,供应链的格局也一直较为稳定。
然而,近年来,技术的进步和创业者、投资人的不断涌入,正在加速生鲜行业供应链和产业格局的改变,越来越多有着新的模式和生态的生鲜企业被挖掘出来。
百果园就是生鲜行业“新模式玩家”的典型代表。作为国内水果专营连锁业态的开创者,百果园在5月2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,意欲冲击国内“水果零售第一股”。近日,在盛景嘉成主办的圆石沙龙上,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系统阐述了他对生鲜零售行业“生态”的思考。
分享嘉宾
余惠勇,百果园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。1991年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园艺系农业蔬菜专业,后进入江西农科院从事食用菌研究和开发工作。1997年迸发水果连锁的想法,最终在2001年正式创办百果园。百果园以“让天下人享受水果好生活”为使命,致力于水果全产业链发展:在业内首创水果全品类标准体系,在终端引导诚实定价实现消费升级,在种植端引导产销协同实现产业升级。
2016年,余惠勇牵头发起成立水果行业联盟“优果联”并担任优果联董事长。还历任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会长、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副会长、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新一届会长。曾获得过2015年度中国农业领袖人物、中国连锁业成就奖、中国创投红树林奖年度创新人物奖、深圳商业40年十大功勋人物等多项荣誉。
精华速览
1、零售行业的“生态为王”
2、“生态”怎么形成?
3、品牌+技术双轮驱动的种植业生态体系
4、支撑农产品生态的若干要素
来源 | 出新研究
01
零售行业的“生态为王”
在零售行业从业者看来,直到今天,绝大多数的生鲜零售企业仍然是不赚钱的。
百果园过去同样如此。自2001年到现在,百果园创立的21年来,前七年一直是亏损状态。在这个过程中,百果园逐步摸索出一套“水果零售”新业态,开始围绕整个水果产业链的生态做布局。正是得益于这种探索,百果园才得以扭亏为盈、逐步壮大。
据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沙利文公司(Frost & Sullivan)的数据,2021年,百果园在中国所有销售水果的零售企业中位列第一,同时亦在中国所有水果专营零售企业中位列第一,规模是第二名的2.8倍。
同时,百果园还拥有中国水果行业最大的分销网络。截至2022年4月20日,百果园线下门店网络共有超过5351家门店,遍布全国22个省市超过130个城市,主要集中在居民区、商业街等高人流量区位。此外,百果园还拥有丰富多样的线上渠道包括手机百果园APP、微信小程序以及天猫、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,以及抖音等流行社交商务平台的网店。
如此庞大的水果零售生态是怎么建立的?它的起源又是什么?这里,我们要从水果行业的标准讲起。
02
“生态”是怎么形成的?
众所周知,连锁的基础是标准,连锁是建立在标准化基础上的。但恰恰是因为生鲜产品没有标准,或者说水果没有建立标准,所以全世界没有连锁业态。而百果园率先在行业内建立了标准,我们的标准首先是——确定什么是好水果,即我们提出“好吃”是检验水果的首要标准,然后围绕好吃,建立了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,同时也在探索“好吃”背后的意义。
“好吃”意味着什么呢?
第一,好吃的就是营养的。好吃的滋味是营养物质构成的,风味浓郁的水果就是营养丰富的,寡淡无味的水果就是营养缺失的。我们经过检测检验,好吃的水果和不好吃的水果营养成分含量相差很大,有的营养成分几乎相差10倍。
第二,好吃的就是安全的。好吃的水果有个先决条件,必须充分成熟,只有充分成熟,营养物质才能生成;而水果要充分成熟的前提是,树体必须健康,不健康的果树水果很难充分成熟,就像不健康的母体很难顺产一样;树体健康就会少打或不打农药,就像人健康就少吃药一样;因此,好吃的水果就意味着是安全的!